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PCT)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特别是双抗体夹心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或荧光免疫层析原理。以下是详细的工作原理说明:
一、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的PCT测定试剂盒
组成结构:试剂盒通常包含检测卡,检测卡由试纸条外壳与试纸条构成。试纸条进一步由样品垫、金标垫(固定有胶体金标记的PCT单克隆抗体1)、硝酸纤维素膜(包被PCT单克隆抗体2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吸水纸和PVC胶板等部分构成。
检测过程:当样本(如血清或全血)被加入到检测卡中,样本中的降钙素原(PCT)会与金标垫上的胶体金标记的PCT单克隆抗体1结合。
结合后的复合物在层析过程中扩散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区,被该区域包被的PCT单克隆抗体2捕获,形成双抗体夹心复合物。
随着降钙素原浓度的增加,检测线上的复合物积聚得越多,产生的信号强度也相应增强。
胶体金定量检测仪会根据信号强度自动计算并显示降钙素原的浓度。
二、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原理的PCT测定试剂盒
检测流程:将检测缓冲液和样本在检测瓶中进行混合,检测液中的荧光标记抗PCT抗体与样本中的PCT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当混合样本滴到反应板上并通过毛细作用扩散到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上时,该复合物被检测线上的PCT抗体所捕获。
样本中的PCT越多,检测线上的复合物积聚得越多,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也就越强。
经过HMF-D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的处理,能得出被测样品中PCT的浓度。
总结
无论是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还是荧光免疫层析原理的PCT测定试剂盒,其核心都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PCT抗原的结合来定量检测样本中的PCT含量。这些试剂盒在细菌感染、脓毒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控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